您现在位置:商城> 图书资料> 基础> 浏览商品
  • 生产组织方式、市场交易类型与生鲜乳质量安全:“后三聚氰胺时代”中国奶业发展模式审视 钟真 主编
生产组织方式、市场交易类型与生鲜乳质量安全:“后三聚氰胺时代”中国奶业发展模式审视 钟真 主编

编号:20187516304713343

品牌:中国农业出版社

已销售0 累计评价0 赠送积分0 关注人数0
¥29.40元
    更多优惠
    我要买:
    - +

    基本情况

    书名:

    【中国农业出版社官方正版】生产组织方式、市场交易类型与生鲜乳质量安全:“后三聚氰胺时代”中国奶业发展模式审视 

    图书定价:

    42.00

    图书作者:

    钟真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

    ISBN号:

    978710917643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最新修订情况:

     



    目录


    第1章 导论1.1 问题的提出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1.2.2 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1.2.3 奶业发展模式的定义

    1.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界定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叙述逻辑1.4.2 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综述2.1 从一般农产品到生鲜乳的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综述2.1.1 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2 导致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3 简要的评论2.2.2 对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的治理

    2.2.3 简要的评论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3.1 质量安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1.1 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3.1.2 食品质量安全的成本、收益与弹性

    3.1.3 食品质量安全的测量与估计

    3.1.4 简要的评论3.2.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第4章 奶业发展模式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实证检验4.1 引言

    4.2 本章数据来源及样本概况

    4.3 奶业发展模式的现状4.3.1 生鲜乳生产组织方式现状

    4.3.2 生鲜乳市场交易类型现状4.4.2 生鲜乳安全现状4.6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

    4.7 实证结果与分析4.7.1 生鲜乳品质模型

    4.7.2 生鲜乳安全模型

    第5章 生产组织方式与生鲜乳质量安全:家庭式散养的“优与劣”5.1 引言

    5.2 家庭式散养下奶户生产经营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现状

    5.3 家庭式散养下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5.3.1 小规模奶户生产经营特征对生鲜乳品质的影响

    5.3.2 小规模奶户生产经营特征对生鲜乳安全的影响

    5.3.3 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整体不高的经济学解释5.4.2 散养户生产效率分析

    5.4.3 取消散养的宏观经济后果

    第6章 市场交易类型与生鲜乳质量安全:中间商的“功与过”6.1 引言

    6.2 生鲜乳中间商——奶站的发展现状6.2.1 生鲜乳中间商的认定

    6.2.2 奶站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现状6.3.2 中间商奶站生产经营行为对生鲜乳安全的影响

    6.3.3 中间商奶站掺杂使假的原因及规避可能性分析6.4.2 中间商对农产品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第7章 买方(寡头)垄断与生鲜乳质量安全:乳品企业的“取与舍”7.1 引言

    7.2 乳品企业奶源获取方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影响7.2.1 乳品企业奶源获取方式现状

    7.2.2 市场化收奶方式下生鲜乳质量安全不高的原因解释

    7.2.3 非市场化收奶方式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案例7.3.2 不同计价方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影响

    7.3.3 不同付款方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影响7.4.2“守株待兔”与“主动出击”:一个总结性的理论模型

    第8章 政府直接管制与生鲜乳质量安全:政府的“进与退”8.1 引言

    8.2 政府管制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基本框架8.2.1 市场机制、政府管制与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论关系

    8.2.2 政府管制的类型与生鲜乳质量安全治理的基本准则8.3.2 社会性管制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影响8.4.2 政府治理生鲜乳质量安全的主要不足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附录2 伊利奶站现场管理制度、精确化挤奶流程和奶站清洗流程

    附录3 伊利某中转站各岗位职责

    附录4 伊利标准化奶站的质量控制要求

    附录5 重庆市天友乳业生鲜牛奶按质计价管理办法

    附录6 生鲜乳生产者问卷

    附录7 生鲜乳收购站调查问卷后记




    内容简介


    钟真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生产组织方式、市场交易类型与生鲜乳质量安全:“后三聚氰胺时代”中国奶业发展模式审视》经修改后即将出版,邀我作序。作为他的导师,我愿意借此机会说几句话。一来表示祝贺,二来对书中阐述的主题及研究生培养问题谈一点看法。

    我们这个团队对奶业经济问题的关注,始于2007年我院和利乐公司合作成立学院下属的“中国人民大学—利乐奶业研究中心”,核心成员除我之外还有张利庠教授、朱信凯教授、钟真博士、张喜才博士、谭智心博士,以及内蒙古农业大学乔光华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云华副研究员等。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团队,多年来一直跟踪奶业发展问题,不敢说成就,但起码已经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心得和观点。几年来,有多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出自中心课题的研究(主要由利乐公司资助),钟真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其中之一。

    在调研中一位农民朋友对我说过一句话:“农民真的不容易,不仅城市人(他指的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就连不起眼的虫子都欺负我们。”这句话用在奶农身上同样适用。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蒙牛的崛起为标志,中国奶业进入了超高速发展时期。奶企赚了个盆盈钵满,但奶农一直举步维艰。刚刚有了起色,便于2008年遭遇了使整个奶业大伤元气的“三聚氰胺事件”。我是在飞机上读英文版的《中国日报》知道这个消息的。这份报纸的报道是:“‘不法奶农’往牛奶里掺杂三聚氰胺导致了长期食用三鹿奶粉的婴幼儿中毒”。看到这条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板子怎么会打在奶农身上?我不禁为奶农的命运担忧起来。

    同时,作为生产商,三鹿为此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此后各地行政部门为了一劳永逸地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都不约而同地开展了“消灭小规模奶农”的行动。在北方奶区,奶牛养殖基本上全部进入了由各类主体经营的养殖小区养殖阶段。由于养殖的固定成本大大提高,奶农必须达到一定的养殖规模才有可能在小区生存下来(在河北一般为20头奶牛以上),“小规模奶农”真的被“消灭”了。

    这种处理方式是不科学、不规范的,因为它没有真实考虑奶农的利益,因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即影响奶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奶企和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处理,并没有改变或者改善已经严重扭曲的利益关系。近年的调研结果表明,奶农的地位反而更低了,在夏季,鲜奶被拒收的情况有增无减。

    这就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究竟奶农的养殖规模和牛奶的质量与安全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是怎样的?于是就有了主要由钟真博士完成的这个课题。我很高兴地看到,钟真博士等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圆满地完成了最初设定的任务,得出的结论主要有:①在奶业生产模式上,小规模散户养殖具有经济合理性;②农户的养殖规模主要影响生鲜乳的质量(如干物质和蛋白质的含量等),而交易方式则对生鲜乳的安全性造成重要影响。这一结论具有极其现实的政策含义。也就是说,仅仅扩大养殖规模是无法提高生鲜乳的安全性的,必须在交易环节上严格把关,才有可能杜绝类似于“三聚氰胺事件”的事件发生,消费者才有可能真正喝上“放心奶”。在现实中,地方政府部门必须严格控制乳品企业的奶源收集方式和质量安全控制方式,并促进乳品企业和奶农之间形成方向一致的利益联结机制。

    实际上,我们在四川看到的情况是:养牛户高度分散在每一个山村,根本不可能像北方地区把牛牵到一个地方挤奶;奶农挤奶后马上放在冰箱里,并用摩托车很快运送到企业收奶站;收奶站对每户都取样留存,直到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为止。由于责任所在,企业对每个农户所交鲜奶的检查是极为严格的。四川(包括其他南方奶区)奶牛养殖的自然条件极差,在炎热的夏季,鲜奶如果挤得不及时,很容易就变酸了。但我们都知道,四川并没有出现类似于“三聚氰胺事件”那样严重的奶业安全事件。由此我们坚信,政府管住企业这头,奶业的安全问题才有保障。事实证明,“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北方奶区的普遍做法——县级监管部门往每个奶站都派驻一名驻站员,对奶站进行不间断的监控,是无法长期坚持的,否则,县级政府部门的编制可能要大大增加了。何况还有其他很多领域也需要这样的监控呢?因此,抓住“牛鼻子”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方式。我们经常听到的“五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牛”的说法,实际上可能就是没有抓住关键环节,即“牛鼻子”。管的人多了、环节多了,反而会造成扯皮,哪还能管好?

    下面谈谈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钟真是我带的研究生中学术水平较高的,这当然与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但培养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我一向强调做学问要有“感觉”,很多学生一头雾水:“感觉?怎样才能有感觉?”我说,一要多读书;二要多调研。我们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我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读千卷书,行千里路”,能不能做到?因此,一旦某位同学确定由我来带,我会很快给他发去《必读书目》,列举数十本我认为必读的书籍,其中有经济学经典著作、研究方法类著作、当前政策类著作等。要求在写论文之前必须把这些著作读完。

    除了《必读书目》,我还要求我指导的研究生每两周开一次读书会,不仅指定了每次精读的书目,还要求撰写读书笔记,并在读书会上介绍读书体会。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在强迫同学们不仅要把指定的著作读透,还要深入思考,有时候还要拓展阅读。一位同学主发言后,其他同学补充或即席发言,大家互相启发,尤其是上个年级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发言更有启发性。读书会上读的书,极少与《必读书目》重复,有基础性的经典著作,也有为课题研究打基础的经典著作。这样长期积累下来,学生们读的书就比较可观了。

    据我所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很多教授都有读书会制度,都注重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如仝志辉老师带着学生读类似于《国富论》那样的经典著作,把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学生都吸引来了,大家一起谈读书体会,其乐融融,感受很深。因此,读哪些书,怎样读书,我还需要向同事们学习。温铁军老师不仅每次都出席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读书会,还每次都亲自解读,这样的认真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是打基础的必要过程,而农业经济管理本质上是致用性学问,因此,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检验读书成效的唯一方式。我的运气比较好,主持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的时间比较早,这就给我指导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培养研究能力的条件。因此,我指导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到几个省去调研是非常正常的事,有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加起来,能够去十几个省。这样的经历,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把握,了解了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锻炼的成效首先反映在学位论文上,更重要的反映在就业以后对工作的适应速度和程度上。

    在读书和调研的基础上,我还给学生开方法课——农林经济管理方法论,主要讲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根据问题提出假说、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进行研究及验证假说等。我自己讲一点理论,主要请毕业的几位博士回来讲自己的论文研究过程,有我自己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别的老师指导的,他们的论文都是比较优秀的。然后,请上课的同学谈自己论文的设想,并帮助他们形成研究思路。事实证明,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这门课现在由我和钟真博士合开,他不仅讲自己论文研究的过程,还具体指导同学们确定论文研究方向。这个学期请回来“反哺”母校的毕业生有张云华、贺达水、方松海、涂圣伟、武振军、谭智心、阮荣平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大家,钟真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中读书最多、最认真,同时也是参加调研最多、发表文章最多的学生之一。这几个“最”明显反映在本书中,没有这几个“最”,本书要写到这个水平是不可能的,相信大家读过之后就有所体会。我衷心期望钟真博士能够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也期望别的学生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

    就啰嗦这么多吧。估计序言没有这么写的,我这么写了,也可以算作创新?